找到相关内容658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西藏宗教艺术(1)

    第三种意义的另一种译法是“持归”即救助脱离轮回之苦。  法指法处之法  “法”的第四种含义是法处之法,或者说指“意根“即指我们的六官所感受到的所有外界环境。  法指福泽  “法”的第五种含义是指前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3647691.html
  • 从现代文明谈新新饮食

    拜佛、禅修、诵经、做课、处世待人、生活起居,都可任运自在。所以一根可以影响诸根,虽然它只是身体的一部份,但是它可以影响我们的意根,而达到身心的调和,这样才可以谈灵性上的修养。  灵性就是用识,先要用根才...

    姜淑惠医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0447748.html
  • 七觉支——菩提道上的七色桥

    尤其是眼根、耳根、意根,做到身、口、意三妙行,﹙尤其是语行﹚。我们有戒就有定,有定就有慧,但不是说先有那一个,慧在里面,定在中间,戒在外面,有内就有外,有外就有内。这也是一种内拉,外推的力量。我们如果觉得...

    张大卿 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0547750.html
  • 《长阿含经》和《长部》的核心教导

    意根律仪防护而住,其心漏泄所有贪忧恶不善法。故即于彼修律仪行,防护意根,依于意根修律仪行。  【7.于食知量】经文:  彼有如是圣戒,得圣诸根,食知止足,亦不贪味,趣以养身,令无苦患而不贡高,调和其身,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647813.html
  • 赵州录(1)

    ?”  校记  ①“三”,底本作“二”。据对校本改。  ②“梨”,径山本作“黎”。  82、问:“凡有问答,落在意根。不落意根,师如何对?”师云:“问。”学云:“便请师道。”师云:“莫向这①里是非。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3647834.html
  • 界蕴处的作意——苦能软坚

    。  处作意  内六入处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  外六入处:色﹙眼睛看到叫色,全部念作动词﹚,声﹙耳听到﹚,香﹙鼻嗅到﹚、味﹙舌尝到﹚、触﹙身触到﹚、法﹙意根想到﹚。  六根种种触境,各各自求所好...

    张大卿 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447855.html
  • 有部、经部等对于心、心所的论争

    也是轮回之法。从心理上看业的时候,并不能把心识作用看成是在外面。于是,缘起轮回之法即是心识。如此一来,心识就被认为是有体性的。甚至十二处、十八界说中,相对于眼、耳等五根的意根或六识等,也很容易被看成是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548007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生命观

    舌、身、意)对象的六境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中的第六项之法。此法是作为意根(意识)之对象的“事物”,内心所想的“事物”皆是法。此中,一切凡圣、迷悟、善恶、真伪、美丑、苦乐、权实、有无等“事物”皆是...-根源”,或“草木之根”的“根”(mula)是不一样的。所谓“二十二根”,是1.命根(生命力)、2-3.男、女根(生殖力)、4-8.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根(五官的  感觉神经力)、9.意根(知觉、记忆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648009.html
  • 从《六门教授习定论》看习定的入门方便

    彼修律仪行防护意根,依于意根修律仪行。是名根律仪。”[21]  ②饮食知量:人有两种最大的贪欲,一是饮食之欲,二是男女之欲。学佛的人,无论在家出家,都应对此正确认识,不生欲贪。就拿饮食来说,古人虽有“人非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748291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思想之特色 -- 富有文学与哲学价值

    所谓“非恒非审”者也。必借助第六识乃有分别审察力,所谓“审而非恒”是也。)、第七(梵言:意根,即第六识的根。是潜藏在第六识背后,有一个认知的主体—我。其作用力非常微细,不易被察觉,而全属潜意识的作用,...

    熊琬教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1248946.html